新世纪青年 最新公告:
《新世纪青年》2012年第3期(总第28期)已经出版,欢迎大家浏览网络版!
2012年第2期(总第29期)征稿截止日期改为待定。
| | | |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被辜负的友谊和被荒芜的岁月
                   

杨然(印刷与包装系2009级)

    我愿我能来自未来,如此,面对人世的朝潮夕汐,便能了然地不动声色,面对陈年往事也能更加慷慨。但,我更适合平庸,在琐碎繁杂的日子里斤斤计较,然后对时间的细枝末节耿耿于怀。
                                       ——题记

    也许一个人要走很长的路,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突如其来的繁华和苍凉才会变得成熟,而成熟最为艰难的便是直面自己厌恶的一面。人世总是善恶交织,就像是古老的八卦图,阴阳双方,势均力敌。但善恶本无常态,不一定总是善良战胜邪恶,重要的是人的选择,当你被恶所骗所伤,是否不改初衷依然选择善良?一如胡塞尼在《追风筝的人》开头所写,“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12岁。”

    作者胡塞尼在《追风筝的人》里讲述了两个阿富汗男孩的故事,其中一个在感情和道德上不知何去何从,摇摆不定;另外一个单纯、忠诚、生性纯良正直。他们的友谊注定前途暗淡。少年阿米尔出身显赫,他最亲密的伙伴就是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阿米尔因为父亲而嫉妒哈森——一个对他忠诚如犬的仆人的儿子,他就在这样的情绪里翻滚,备受折磨,甚至哈桑的愿意无条件为他牺牲的真诚也让他难受起来,在这种矛盾的摧残下,他赶走了哈桑。多年之后,阿米尔得知哈桑是自己的亲弟弟,出于血缘关系,他必须重返阿富汗,踏上一条重新成为好人的路。

    当阿米尔问哈桑为什么会知道断线的风筝掉落地点的时候,哈桑反问,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哈桑甚至发下毒誓,然而阿米尔却步步逼近,一步一步地折磨着这个天真善良的伙伴,另一面,天真的哈桑却笃定地坚守着最初的誓言。也许,正如我们每个人心中那个潮湿的童年印象,和自己最亲密的伙伴,席地而坐,互相盟誓甘愿为对方上刀山下火海,就如同哈桑洋溢着笑脸对阿米尔说的那样:为你,千千万万遍。

    哈桑就是这样,纯洁得一尘不染,像雪那样洁白,跟他在一起,你永远觉得自己是个骗子。他小心翼翼地关心、超乎寻常地耐心陪伴着阿米尔,一如既往,从未有过动摇。其实哈桑是聪明的,他比任何人都知道阿米尔是什么样的人,知道阿米尔没有勇气面对错误,他一直在给阿米尔机会去改正,哈桑不是愚忠,是善良。

    然而,“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统治者”这样的誓言只能是石榴树下的童话,“王子与贫儿”不可能成为兄弟,因为他们命中注定不平等。当哈桑为捍卫阿米尔的荣誉而被人凌辱时,阿米尔却选择了沉默和逃避,与之对比的是忠诚的哈桑为了阿米尔的风筝毫不妥协地和对手较量,躲在角落里不敢出现的阿米尔甚至没有丝毫感动,只因嫉妒和怯懦终于将他的良心吞噬。不仅如此,阿米尔还设计将哈桑驱逐出自己家门。多年后,阿米尔接到电话,原来哈桑已死,阿米尔的好友要求他重回阿富汗,希望他将哈桑的儿子从战乱中的阿富汗带出来,不仅是因为哈桑是阿米尔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更是因为他以前辜负了哈桑。

    也许哈桑对友谊最大的误解就是认为友谊是万能的,希望友谊会让阿米尔在困难之中由弱变强,直至逐渐成为一个掌控自我的人,然而一切终于在权衡利弊之中土崩瓦解。不,也许他从未希望过,谈何失望。阿米尔太过幸运,他渴望哈桑做他的炮灰,哈桑则主动做阿米尔的炮灰。然而,任何一个人都不值得另一个人做炮灰,阿米尔也是不幸的,因为他注定一生背负愧疚自责,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寻求救赎。奉献者的生命重量会压得接受奉献者喘不过气来,除非他给以同等分量或更多的回报,否则他心中总会有歉疚。

    拉辛汗说:“当恶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尽管这不是最好的办法,但这仍然称得上是勇者的道路,而更多人的办法是阿米尔的道路——贬低或逃避自己亏欠的人。

    当躲着看哈桑被阿塞夫凌辱时,阿米尔一时成了“种族主义者”,他先是觉得为了用蓝风筝赢取父亲的爱,牺牲哈桑是必须的,接下来他又对自己说“他只是个哈扎拉人”,这就是贬低。通过贬低奉献者的生命价值,接受奉献者的愧疚感就降低了。但他越贬低、越逃避,他的歉疚感就越重。因为这歉疚感不在别处,恰恰在他心中。

    所以,他又回到喀布尔,要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救出阿富汗时被阿塞夫打得死去活来时,他哈哈大笑。他认为自己是罪人,因而渴望被惩罚。他渴望被哈桑惩罚,但哈桑只会继续付出,而不会表达愤怒。但他终于在阿塞夫这里得到他渴望已久的惩罚。于是,当肋骨一根接一根被阿塞夫打断时,当上唇被打裂,其位置和哈桑的兔唇一样时,他心里畅快至极。在面对自己人性中的怯懦、说谎、虚伪、嫉妒、矫情、邪恶、自私、自大时他选择的是逃避,这是一个懦弱无知少年的错误选择,但是他也为此付出了一生,来自心灵鞭挞、愧疚、恐惧的沉痛代价。

    读完,我泪流满面,为曾经怯懦的阿米尔,为忠诚至死的哈桑,为这场历经艰难的赎罪旅程,为那些始终善良的人。每个人都是或曾经是阿米尔,每个人都有曾因害怕而说的谎,因    懦弱而逃避的责任,因年少无知而犯的错。“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哈桑对阿米尔不变的承诺,也是阿米尔对哈桑永久的亏欠。

    再大的罪恶,终究会有一股力量慢慢将其感化,在这种情感慢慢沉淀下来的多年之后,会使之成为一种新生的力量,让其获得重生,正如故事的结局那样,隐约给了读者一个希望或许开始的期待——“但我会迎接它,张开双臂。因为每逢春天到来,它总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许我刚刚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我追。”

(此文刊登于本刊2012年第1期上)

 

友情链接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图书馆
读者
青年文摘
榕树下
豆瓣读书
武汉大学图书馆新世纪青年书屋制作维护    地址:中国武汉珞珈山    邮编:430072    联系邮箱:xsjqn@lib.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