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青年 最新公告:
《新世纪青年》2011年第3期(总第27期)已经出版,欢迎大家浏览网络版!

《新世纪青年》2012年第1期(总第28期)征稿截止日期:3月31日

2012年第2期(总第29期)征稿截止日期:4月30日
| | | |

 

感伤中的旷达

                   ——晏殊《浣溪沙》赏析
                   

俞玲玲 (哲学学院 哲学基地班2008级本科生)

    

    晏殊是北宋初期杰出的词人,他的词风清丽淡雅、圆融平和,精致柔婉;词意蕴丰富,往往在情感抒发的同时带有理性的思索,即“情中有思”的生命意识的流露。读晏殊的词,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命的观照,以《浣溪沙》为例,让我们一起感受晏殊词的独特魅力。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从全词来看,上下结构关合,下片“满目山河空念远”照应上片次句,因为离别而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照应上片首句,因为感慨惜叹人生短暂而伤春;“眼前人”暗接“酒筵歌席”。可以说,这首词是晏殊别具特色的词作,《珠玉词》里收录的大多是清丽淡雅、精致柔婉,表现出闲雅蕴藉风格的词,而这首《浣溪沙》笔力极重,格调遒上,抒写对生命有限的忧思不只是凄凉哀伤,更多了一份理性沉着的气象。

    “一向年光有限身”,词人在开头即呼喊出对人生有限的认识,感叹生命的短促,美好的韶光匆匆难留。“等闲离别易销魂”,即使是寻常的离别,也容易让人非常悲痛。“等闲”不是生离,更不是死别,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寻常的离别,但这已经使人悲痛万分了,更不用说是生离死别了!南朝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可见离别给人带来的极度哀伤。“酒筵歌席莫辞频”,词人没有耽于感伤、沉迷于痛苦之中,而是从悲哀中解脱出来。也许会有人觉得用频繁的歌舞酒宴来减轻离别的苦痛是消极的逃离,是一种浮生如梦、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但我认为这恰恰体现了晏殊在认识到生命的有限和离别的必然之后以一种豁达的现实态度理性地对待之,这不是情感的降格,而是对悲剧的超越。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伤感过往,而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在,面向未来。金樽对月也好,载歌载舞也罢,只要我们从悲哀中挣脱出来,都是值得尝试的。

    过片二语可以认为是词人的设想,若是登高望远,放眼辽阔的河山,突然生起思念之情;面对风雨落花,更是感伤春天的逝去。一个“空”字,表现了真切自然的情感流露,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启迪:对于人生中一切过往的不可挽回的人或事,感伤只是徒然的。叶嘉莹先生在《大晏词的欣赏》中指出:“满目”一句,除“念远”之情外,它更使读者想到人生对一切不可获得的事物的向往之无益;“落花”一句,除“伤春”之情外,则更令人想到人生对一切不可挽回的事物的伤感的徒劳。因此我们要做的是“不如怜取眼前人”,这个“人”不仅是眼前的一个人而已,更是整个人生以及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值得珍惜的人或事。俞陛云《唐五代了两宋词选释》:与其落月停云,他日徒劳相忆,不若怜取眼前,乐其晨夕,勿追悔蹉跎。 “怜取眼前人”是以一种豁达的态度来排解离愁别绪,表现了词人明智地面对现实, 以及对美好事物与有限生命的加倍珍惜。一个人如果沉迷于过往的悲痛,他不会发现周围的美好事物,以致厌弃生活、厌弃生命。晏殊在感伤中寻求旷达,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体现了他对生活真诚的热爱和对生命最深沉的眷恋。只有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才能摆脱痛苦,充实地度过有限的生命。

    晏殊的这首《浣溪沙》融丰富的情感于冷静的理智,对时光流逝的敏锐感悟与精细描述,表现了一种对生命的悲悯和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圆融豁达的人生观照以及对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此文刊登于本刊2012年第1期上)

 

友情链接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图书馆
读者
青年文摘
榕树下
豆瓣读书
武汉大学图书馆新世纪青年书屋制作维护    地址:中国武汉珞珈山    邮编:430072    联系邮箱:xsjqn@lib.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