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青年 最新公告:
《新世纪青年》2011年第3期(总第27期)已经出版,欢迎大家浏览网络版!

《新世纪青年》2012年第1期(总第28期)征稿截止日期:3月31日

2012年第2期(总第29期)征稿截止日期:4月30日
| | | |

 

关于爱情

◆张坤(2010级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从古至今一直让人魂牵梦绕却又撕心裂肺的东西是什么?人类几千年来所一直孜孜不倦地,就像西西弗斯不断地把石头推上山又让它滚下去的无止境的重复是什么?即使人类的认知水平再高,却仍然有一个难以冲破的魔咒是什么?我们人类在几千年历史文明中所能创造的最美的艺术(神话)是什么?无论我们身处哪个时代,都能轻而易举地发现一些共同的东西,那是什么?——爱情。

    从亚当与夏娃到罗密欧与朱丽叶,从孔子的“食色,性也”到《诗经》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类走过的几千年历程似乎一直离不开“爱情”这个主旋律。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事情了。我比较喜欢亚当与夏娃的神话,上帝从熟睡的亚当拿出了一根肋骨,捏成了夏娃,从此,你是我的骨中骨,肉中肉。还有《红楼梦》里,将你我碾碎,和成泥,捏一个我,捏一个你,从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永不分离。为什么人类对爱情一直都这么近似神话般虔诚,我觉得爱情应该说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图腾,它就像每个人身上的烙印,或者是心灵的一片归属地。“除非得到烈火的匡救,否则你必将向那跳去”。亚当与夏娃吃了树上的果子而点亮了能辨善恶的眼睛,因而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开始了相互寻找,开始了原罪的救赎。可是为什么他们在点亮眼睛的近似本能的第一反应是用一篇无花叶悄然遮起彼此的不同之处,为什么他们的第一反应是羞涩而不是坦然接受?我觉得从那一刻起,他们才成为了真正的人,而不是动物。上帝将他们赶出伊甸园也不是惩罚,上帝明白了他再也不可能将他们视为自己的玩偶,因为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思想是可怕的,因为哪怕你再强大,你也不可能去控制思想。
    于是上帝无能为力,只能成全他们,让他们凭借刚出芽的思想去寻找彼此。我很喜欢这种解释,因为它道出了我们人类的根本处境。人类是喜欢追问意义的,但他又不能穷尽意义,于是只能在看似自我欺骗中去满足自己小小的奢求,而且这种奢求还没有标准答案。可是这种“自我欺骗”又是强大的,因为薪火相传。于是人类在对意义的追问中完成了生命的升华。同时,它也表明了人类的又一根本使命:相互寻找。这或许是对爱情的最好诠释。我喜欢亚当与夏娃的神话,它将人类很普遍的行为看得很神圣,很美好。既然一切都不可知,那为何不能给自己创造一些真善美?

    史铁生说:“生命的密码有两条:残疾与爱情。”这一想法来源于亚当与夏娃。他们被逐出伊甸园后,彼此就只有一半,不完整了,生命是残缺的。他们毕生都努力去找寻自己的另一半,于是便有了残疾与爱情。史铁生由自己身体的残疾想到了人类本身所固有的心灵残疾,探索出了生命的真谛。当然,如果生命仅限于此,或许就太罗曼蒂克了。于是史铁生还探索了许多可能性,如爱情可不可以博爱。但正如史铁生所言,这一切只能在戏剧里出现,在现实里这是经受不住的。然而,戏剧却成了艺术。自我感觉,史铁生一直想努力去揭秘那种美丽的语言(爱情),一直想对人类的追寻赋予神圣的意义,一直在探寻敞开心魂的真正可能性。只是这真的只能是一个乌托邦,一个美丽的神话,在这神话之上的思考多少会有些虚无缥缈。
神话是美的,但它遥不可及;现实是残酷的,但它伸手可触。如果我就打算告诉读者诸君一个神话,那我就好比带你们在天上逛了一圈,你们还没回过神来,就已经结束了。或者说我同你们一起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总会醒过来。我不能、也不想用霭理士那经典而又高深的理论去阐释我们的恋爱心理,也不想像弗洛伊德、福柯去从我们的行为追本溯源。身为一个无可奈何的当局者(迷),我只想和诸君探讨一下。因为我们都身处其中,很难跳出来。

    相信大家都知道,大学里有一门必修课,那就是谈恋爱。不修的话大学生活损失了太多的意义。经历了高中的懵懂和压抑,走进大学的我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开始成熟,渴望了解异性,因为他们的一切都那么神秘,那么令人向往。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而大学里富饶的爱情土壤和宽松的环境让这种感情如雨后春笋一般。我们都很珍惜自己的第一次,因为它神秘,因为它仅有一次。我觉得“恋爱第一次”多多少少有点悲剧的色彩。第一次,更多的是一种好奇,一种憧憬,而不是成熟与稳重。这就意味着恋爱它经不起现实的残酷,恋爱在它成长的那一刻似乎就很大程度上注定着以悲剧收尾。

    我觉得,之所以爱情这个东西太复杂,根本原因是它牵扯到了另一个人,而一旦你付出了真正的感情,便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片面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去影响着你。两颗热切的心渴望接近,却又容易烫着彼此。因为我们总会对对方的行为赋予太多特别的含义,事实上不一定如此。我们会用我们零的情商和自以为的那一套思维去评断,去抉择,于是矛盾很容易产生。由于男女思维方式的不同加上彼此的羞涩心理,如果矛盾不及时排解,说不定两人就渐行渐远。其实这都是胡思乱想而已。感情这个东西很要命,因为它不可捉摸,而且还涉及到两个人。所以沟通很重要。我觉得,其实爱情这个东西,心的距离才是最要命的。“你好吗?”“我很好。那么你呢?”简单的寒暄,却难以再接着说下去。在《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中,因为心的距离,李然去新疆的时候感觉到了他跟周蒙的心的距离越来越大,他想努力去挽回,甚至想跟她结婚;而周蒙也在努力,她甚至想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他。可是李然没接受。是他不想吗?不是的。他无数次这样想。但他不能欺骗自己,他喜欢周蒙,但他不能对不起她。而周蒙呢?她觉得用自己的第一次都不能挽留住李然,她感觉自己要失去李然了……矛盾在这里彰显无疑。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心的距离。在大学里我们看到很多毕业即分手的例子,还有许多异地恋夭折的情况。不是他们没有真心付出,我可以肯定地说,谈恋爱的时候他们比彼此更爱对方,并且是不带任何条件,是最纯真的爱。可是为什么是这种结果呢?(或者说这种结果居多)。因为心的距离。谈恋爱的时候会有冲动,还有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希望两个人终生厮守。理想是美好的,但也仅仅是一种理想。可以说大学里因为心灵相合而走到一起的例子很少,因为大家都处在成长期,对待爱情更多的是一种莫名的冲动和信誓旦旦,我们的信誓旦旦都曾经能让彼此感动好久。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里很少有真正理智的参与,也很难有真正自己的爱情观。在对待自己爱情的这片蛮荒之地,任何开垦都只是一种积累。我从不否认这种美好的誓言,也一直都特欣赏这种唯美的爱情。但成长经历的不同乃至长期两地的分隔会极容易让我们彼此的心灵产生距离。(注意,是极容易,而不是绝对)爱情不像酒,越久越浓香;爱情久了,就淡了。因为爱情总会复归平静,平静就意味着没有新鲜劲可言。心灵的距离一旦产生,或许就很难弥补了。而这个,并不是我们所能轻易把握的。王小波、李银河曾说:最美的婚姻全是在天上缔结的。爱情何尝不是呢!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有。我们总是赋予爱情太多美好,太多憧憬,可是慢慢会发现其实真正的爱情真只是一个乌托邦,它承载不了那么多美好。即便如此,我们人类仍然义无反顾地去创造许多令人心醉的爱情,这里面更多的是一种希冀,是一种普世情怀,就是希望人类能拥有美好的爱情,并且这种爱情值得去追求。

    当然我并不是要否定大学里的爱情,也不否认大学里有真正坚守的爱情。其实正好相反。大学的爱情是一种如此美好的感觉,值得拥有。只是我希望以自己的视角能大家能明白,大学的爱情很美,但很娇贵。你可能欣赏到它的美,但也有可能被它刺伤。无论曾经的他(她)伤的你有多深,不要去走极端,真爱永远值得追求。对待曾经的爱情,把它当做一种经历,一种财富,珍藏起来。年轻的我们总是希望生活能多点激情,但真正的爱情肯定会趋于平静,因为那时候的爱情生活已成为了一种习惯,习惯彼此的点点滴滴。而这只有彼此才心领神会。

    也许等我们过了那个容易冲动的年龄,一切都平静之后再回头看这曾经的一切,会心一笑,也就足够了。

    

(此文刊登于本刊2010年第4期上)

 

友情链接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图书馆
读者
青年文摘
榕树下
豆瓣读书
武汉大学图书馆新世纪青年书屋制作维护    地址:中国武汉珞珈山    邮编:430072    联系邮箱:xsjqn@lib.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