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青年 最新公告:
《新世纪青年》2011年第3期(总第27期)已经出版,欢迎大家浏览网络版!

《新世纪青年》2012年第1期(总第28期)征稿截止日期:3月31日

2012年第2期(总第29期)征稿截止日期:4月30日
| | | |

 

文化的胎记

◆苏婧 (信息管理学院编辑出版学2008级)     

    说实话,泱泱五千年来,中国从古至今不缺少剽窃的事例,文坛里有句戏言叫“天下文章一大抄”,别人写的语句、故事、思想,都是他山之石,不过最终目的往往是攻玉,其间有为混得名利而大抄特抄的,但这样的人随着美名初建的那一刻,也臭名远扬了。

    时至今日,我们身侧不远处终于出现了一个令中华民族愤怒又叹服的剽窃能手,他原先叫韩国,但现在我不知道他真正的名字到底是什么,因为他已经不是那个朝鲜半岛上的韩国了,而是全亚洲的韩国,更有可能于某一天里成为全世界的韩国,或韩国的世界吧。对于一些在风口浪尖上的话题,我们都是知道的,比如韩国对端午节申遗成功,韩国尊孔拜孔声称孔子他们祖先,放言汉字是韩国发明的,当然还有更甚者,直接说黄河流域文明是韩国祖先哺育的……

    中国人听了这些言论之后,第一反应是笑,然后接着会骂几句,总而言之就是“笑骂”,因为在中国多灾多难的近代史中,我们或许会想到亡国,会想到灭种,会想到一个沧桑的古国羞愤而死,但我们决然预料不到会有一个国家用这样的方式向祖国挑战,或叫挑衅。而这样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挑衅还在他们的手中表演得有板有眼,甚至快要以假乱真了。

    这是一种侮辱,是对两国人民和文化共同的侮辱。

    首先,历史是什么就是什么,后人无论如何怎么调查,怎么分析,怎么推测,怎么总结,怎么幻想,其所能做的也是必须做的仅仅是一件事,就是还原历史真相。没有什么比这一原则更简明易懂和无可争议,某国历史的大方向不是凭着一些人靠一些材料通过一些媒体获得一些人拥护就能在极短时间内忽然就颠覆的,如果真能这样,那这些所谓学者之前的能人异士难道都是乌合之众、徒有虚名?显然说不过去。换句话说,韩国要是真的认准了他们现在的专家所言都是正确的,那无非只是证明了韩国之前历朝历代的专家都是一群无能的饭桶——在几千年里,连自己国家的那么多伟大史实都没及时研究明白。从逻辑上这似乎不太成立。

    当然,如果有一天,真的有明确无误的史料能证明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大多受益于大韩民族,那么我们也该有心胸接受这一切——历史是什么那就是什么,有时这甚至是一件无关乎民族情感的事情。文化是一种胎记,无论它后世流传到哪里并演化为何种形式,其本源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它的核心是不会易容的。既然这么说来,争夺某一文化现象之归属是一种不懂得文化内涵的行为,文化归属是纯理性问题,而非用情感可以争取的。不论韩国部分学者所主张的是否正确,其心态和认知基础就是值得怀疑的。当然,对于中国民众的过激谩骂也是该批判的,同样也是违背了唯物历史观,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拿出详实的史料来证明自己的正确甚至反驳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一味用爱国主义做幌子去攻击韩国人。

    接着,在假设韩国学者所论并不正确的基础上,我们来考虑考虑韩国发表这些无稽之谈的心态轨迹,这才是真正有意思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必须提及岛国心态这个话题,韩国在历史中一直是一个弱国兼岛国,从未有过对外征服的历史,很长一段时间中也都是作为中国的附属国存在,岛国人较之大陆人一般思想更为狭隘,处事偏激,从日本军国主义和英国足球流氓之类的事例倒可窥见(英国作为岛国,但其偏激狭隘性并不十分明显,究其原因,或许与他日不落的全球殖民有关,从一定程度上遮掩或减轻了其岛国劣性),韩国蕞尔一半岛,又常常被人欺负无力还手,其整体心态估计卑琐,而近代韩国在美国扶持下崭露头角,有一两处闪光点,这使得长期被压抑的韩国人的爱国热情剧烈反弹,而这个反弹的过程因为之前的过于束缚而超过合理限度,导致一种畸形的、不顾一切理性的狂热爱国主义。这种爱国主义很容易就体现在篡改历史的方面,因为韩国没有值得骄傲的征服史,其平乏普通的历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高涨的爱国热情,于是滑稽的言论便层出不穷起来。正视自己祖国的历史是一个合格国民的必修课,从根本上说,历史无所谓好坏,欧洲几乎每一个大国都出现过有着赫赫威名的君王,如德国之腓特烈大帝,法国之诺曼公爵,英国之理查大帝等等,但它们又常常被别国彻底征服过,但到了今天,谁会纠缠于几百年前的胜胜负负来评判今日的国力?经历过大起伏的国家往往对此较能看开,而越是往事乏味的国家,其国民越是纠结于面子上的荣辱,这一点在韩国部分民众身上体现得无以复加。

    对于韩国此些行径,我们如何对待?相当一部分人奋起讨伐,咒骂不止,对此种反应我在上面已有所驳斥。另有相当部分人认为韩国也确实比我们更懂得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也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持此论调的人常常举的一个例子是韩国人的祭孔子,韩国人在祭奠孔子时规模宏大,有场面有气派,而中国祭奠孔子则十分潦草简单,甚至闹些笑话,让人实在看不下去,同时韩国对孔子大加尊重,十分膜拜,而中国人诋毁孔子的事情没少做过。孔子形象在中国人眼里也不甚宏伟。鉴于这个情况,认为韩国人“更有资格”祭奠孔子。对此我是绝对无法苟同的,首先我想问一问,孔子的对后人的意义究竟体现在哪里?是每一个人深入到骨子里的儒家元素,还是一味的尊崇和膜拜?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没有什么比全盘接受,毫无思辨对文化伤害来得更大的了。孔子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激起过多少争论?而这些争论又各自牵引出了如何灿烂多姿的不同思想啊,韩国可以极尽可能地表达对孔子的热情,但中国人却能融合儒、道、佛三家于一身,在人生观的矛盾中不断完善和前行,没有矛盾的思想是走不远的,没有质疑的崇拜是久不了的,中国人对孔子的尊重恰恰体现在了几千年来我们对孔子不断地肯定和否定之中,并且在这场历经无数世纪的大争论之中,儒家思想已经不知不觉地深深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了,这是一种无法抹去的印记,而这种血亲般的印记,我们决不需要联合国来对它颁发证明!

    文化的喧嚣从一开始就会注定结局,它的归属必然是超越时代,并超越国籍的。中国人的孔子也是韩国人的孔子,哪一天日本人、美国人、以及欧洲、非洲等各处都站出来说孔子是他们的,那也很正常,真正的文化是没有政治意识形态的,优秀的思想应该被全世界的人共享,而只有参与共享的世界人民,他们就有权利说该种文化也属于他们,只是这种文化决不能仅属于某一国家,所以孔子并不仅能是中国人,他可以是韩国人,更应该是世界人。

    唯有抱有如此胸襟,才能探触到文化的真正深度。


    

(此文刊登于本刊2011年第2期上)

 

友情链接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图书馆
读者
青年文摘
榕树下
豆瓣读书
武汉大学图书馆新世纪青年书屋制作维护    地址:中国武汉珞珈山    邮编:430072    联系邮箱:xsjqn@lib.whu.edu.cn